- · 《控制理论与应用》栏目[09/01]
- · 《控制理论与应用》刊物[09/01]
- · 《控制理论与应用》征稿[09/01]
- · 《控制理论与应用》投稿[09/01]
- · 《控制理论与应用》数据[09/01]
康红普院士:无煤柱开采围岩控制技术及应用(2)
作者:网站采编关键词:
摘要:(3) 预应力高强度锚杆锚索支护已成为沿空巷道的基本支护方式,锚索成为巷道补强的有效手段。应开发适合大变形、有动力灾害沿空巷道的超高强度、高
(3) 预应力高强度锚杆锚索支护已成为沿空巷道的基本支护方式,锚索成为巷道补强的有效手段。应开发适合大变形、有动力灾害沿空巷道的超高强度、高延伸率、高冲击韧性锚杆锚索材料,提高围岩大变形控制效果,保证巷道安全。继续开发性能更优越的沿空留巷加强支护形式,不仅提高支护效果,同时能实现快速移动。
(4) 巷旁支护是沿空留巷的关键技术。应继续研究适合不同地质条件的巷旁支护形式,开发性能优越、成本低的充填材料,进一步优化巷旁支护参数,提高早期承载能力、保证长期承载能力、满足所需的变形能力。
作者简介

康红普,男,1965年11月生,山西五台人,中国工程院院士,研究员,博士生导师,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、首席科学家,煤炭资源高效开采与洁净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,中煤科工开采研究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、董事长。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,二等奖3项,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。获国家发明专利30余件,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,出版专著4部。获光华工程科技奖青年奖、孙越崎科技教育基金能源大奖、中国青年科技奖等奖励,被授予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、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,入选“万人计划”百千万人才工程领军人才。201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。
研究方向
巷道围岩控制理论与技术
主要成果
长期从事煤矿巷道围岩控制理论与技术研究工作。开发出煤矿巷道锚杆支护成套技术体系:开发出煤矿井下煤岩体地质力学原位快速测试方法与仪器,研究了煤矿井下地应力、地质力学参数分布规律,为矿井开拓、巷道布置及巷道支护设计提供了可靠的基础参数;发明了系列锚杆支护力学性能测试装置与平台,揭示出锚杆变形与破坏特征;提出预应力锚杆支护理论和动态信息设计法;开发出高强度、高刚度锚杆与锚索支护材料,形成煤矿巷道安全、高效支护成套技术。针对深部高应力巷道,提出巷道围岩支护―改性―卸压协同控制理论,开发出高预应力、高强度、高延伸率、高冲击韧性锚杆与锚索支护技术,高压劈裂注浆围岩改性技术,水力压裂卸压技术,为深部巷道围岩控制提供了有效途径。研究成果已推广应用于我国煤矿多个矿区,取得的显著经济社会效益,推动了我国煤矿巷道支护技术的改革与发展,提升了巷道围岩控制理论与技术水平。
来源:
康红普,张晓,王东攀,等.无煤柱开采围岩控制技术及应用[J].煤炭学报,2022,47(1):16-44.
免责声明:以上内容转载自煤炭学报,所发内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。全国能源信息平台联系电话:,邮箱,地址: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
文章来源:《控制理论与应用》 网址: http://www.kzllyyyzz.cn/zonghexinwen/2022/0221/1048.html